尊龙凯时官方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尊龙凯时官方登录 >

政府搭台 校企牵手 并肩融入长三角中安在线一蚌埠

来源:原创 编辑:admin 时间:2023-10-18 18:34

  政府搭台 校企牵手 并肩融入长三角

  企业与科研院所牵手,背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所在。

  作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一极,蚌埠市不仅培育了为数众多的科技型企业,也一直将产学研合作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长三角地区集聚了全国数量最多、水平最高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而“面向”长三角的蚌埠,也将目光越来越多聚焦上海、浙江、江苏等地。通过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强化机制,主动将科技研发的“源头”活水引向自家,使之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完美合作,在长三角与蚌埠之间形成研发、转化、上市的闭环,一次次为蚌埠的发展带来惊喜。

  转换用是关键

  烈日炎炎,普通人恨不得24小时躲在空调房间里的时候,安徽茵际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亚国却站在大太阳下全神贯注地观察超薄沥青铺装层的变化。见到记者,他笑着说:“产品即将在蚌埠投入试用,再观察一下产品性状。”

  安徽茵际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016年起与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合作,专攻新型道路养护材料的研发。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超薄沥青和土壤固化剂两项发明专利,性能指标超过美国同类产品。“我们的沥青铺装产品比传统沥青抗裂性强数倍,高低温性能更优越,使用寿命也更长。”张亚国自豪地介绍说,公司研发的白改黑沥青铺装只要0.8厘米至1.5厘米厚即可起到传统沥青铺设厚度十厘米时的功效。两相对比,新产品的绿色环保显而易见。据悉,公司的新生产线年底即将达产,届时产能可辐射全省,年产值4亿元以上。

  “研发一直是我们的核心力量,团队中数十名博士都来自同济大学和上海其他高校。”张亚国直言,研发对企业而言是一场马拉松,想要轻装上阵必须懂得“借力”,否则根本无法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校企合作呈现良性循环,我们的工地就是同济科研人员的实验室,蚌埠就是产学研的生产线。”张亚国形容说,企业帮助高校的研究成果“脚踏实地”,高校也给了企业“仰望星空”的可能。

  “产学研合作,一直是蚌埠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市科技局局长马成喜指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是必经之路,而近些年来,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难题攻关和成果转化,直接体现在创新成果上——凯盛集团与国家建材研究院合作攻克了浮法技术生产超薄玻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中电科第41研究所与山东大学合作研制的宽带微波毫米波频谱分析仪,打破了美国等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为国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提供保障。“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省科学技术奖100多项。”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原产地”在长三角。

  产学研合作带来的不仅是科技成果,还有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加上高校科研院所助力,蚌埠市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如雨后春笋,成为高端人才的引育摇篮。从数字来看,目前蚌埠市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个,引育省特支计划人才50名、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55名,组建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4家、市“3221”产业创新团队135家。其中,大部分领头羊的求学背景是长三角高校。“因为长三角的科研院所研究方向与蚌埠主导产业有相当高的契合度,而且地缘优势之下,与蚌埠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采访中,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用“天作之合”来形容。

  合作融是根本

  2009年,蚌埠高新区管委会、上理工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高投集团三家合作建立上理工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整合利用各方产业、政策、科研、人才和产学研合作等资源,建设以技术服务为主体、打造创业孵化和产业孵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创立了皖北首家国家级孵化器,不仅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辐射,也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作出了贡献。

  在此前定期组织上理工专家来蚌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沪蚌产学研直通车开通。号称制造业黄埔军校的上海理工大学,组织教授带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来蚌寻找开花结果的土壤。对接过程中,企业家能与专家当场洽谈,专家也能直奔企业现场考察。“每次来蚌的专家都集中了我校的优势学科,成果不仅业内领先,而且适用性广。”上理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斌介绍,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产学研的对接更加针对蚌埠产业特色。所以每次来蚌之前会专门“挑选”科技成果,以提高合作对接的精准度,缩短校企合作的“时间差”。

  在蚌十年间,上理工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已将三十余项科研成果引入蚌埠,服务企业二十多家。除了上理工蚌埠成果转化基地,蚌埠市还与中科院合作共建中科院(蚌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孵化中心、与中电科共建中国电科(蚌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孵化中心,并在工业集中区、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了22个科技路路通基层服务站点,解决科技成果转移“最后一公里”难题,畅通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有了助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不断孵化共育新的科技成果。据统计,蚌埠市现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80多家,国家级研发平台10家,其中50%以上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安徽省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安徽糯米等6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擎天柱”。

  “我们的工作不仅是牵线做媒,还有修桥铺路。”采访中,潘伟向记者透露说,上理工科技成果转换中心于今年正式成立,从原来单纯的引入科研成果,逐步转变成为企业科研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包办中心”。举例来说,中心为企业提供“共享实验室”——只要企业有想法,高校有专利,平台就提供技术变现的整套服务,尤其是困扰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二次研发问题。在平台的帮助下,企业真正“消化”了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效率也大为提高。加上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工商注册、员工招聘等全方位服务,企业“拎包入住”、“零负担创业”的梦想成为现实。

  而在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的眼中,产学研合作的平台还意味着资源的虹吸效应。“随着平台的运转,高校的合作单位、所在城市等各种资源也会随之而来,为产学研合作创造新的可能。”他指出,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变现意愿最为强烈,这也是蚌埠市的产学研发展与长三角紧密联系的关键点之一。从平台开始,加之招商助力,校企之间对接的距离不断缩短,甚至融合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导向政引未来

  虽然产学研的一头是企业,一头是高校,但背后的政策导向更加关键。在蚌埠市此前出台的《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驻蚌单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意见》,就对企业购买科研成果并转化的给予实际成交额20%的补助。对新建的院士工作站给予30万元启动经费支持;对新建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10万元启动经费支持。对驻蚌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市外高校设立的技术转移机构,把科技成果转让给本市企业,给予实际成交额10%奖励。

  “与蚌埠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我们继续‘焊牢’合作纽带,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围绕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进行合作攻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蚌埠市不仅要继续加大对企业购买科技成果的扶持力度,最大限度降低创新成本,还要将“朋友圈”深植长三角,柔性集聚高精尖缺人才,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在创新资源丰富的地区设立创新飞地,就地开展科研创新。

  上个世纪末,苏南经济腾飞,“周末工程师”功不可没。“蚌埠市也计划出台专门的奖补政策,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利用休息日为蚌埠市企业创新提供服务。而长三角地区显然是‘周末工程师’的大本营。”马成喜指出,随着政策的出台,将会吸引一批专家学者带着学生来蚌搞研发。而今天的学生,明天就可能是新蚌埠人。为此,蚌埠市围绕企业技术需求,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和资金支持,与浙大、南大、合工大等高校合作,把合作项目作为学校研究生科研课题开展联合攻关,使研究生与企业在项目中彼此了解,缔结姻缘;并着手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蚌就业。

  “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往往是一体两面。”在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相关负责人看来,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互促共赢,同样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之一。在招商时,我省高层次人才团队政策被作为招才引智政策的关键点大加宣传,并将发明专利、高企申报等科技创新作为招商引智落地项目扶持政策的兑现条件,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来蚌发展。

  采访中,张亚国也告诉记者,企业选择落户蚌埠电商产业园,不仅是看中了蚌埠良好的发展前景,很大原因也是“同根而生”——产业园董事长张容荣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上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与蚌埠的合作中多次牵线搭桥。

  “蚌埠曾有小上海之称。如今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产学研是最高效的方式。”面对记者,张容荣直言,必须通过政府层面的整体规划、全面推动,园区、企业才能与高校形成更为密切的研发共生关系。对此,蚌埠市正在制订升级版的产学研扶持政策,向长三角地区取经,尝试从前期摸排企业需求开始,到双方对接,再到成果落地转化,在每个节点都有介入和扶持,用政策的力量帮助产学研合作跑出加速度。

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